体育新闻

文字大小

在过去的自主十几年

来源:黄金研究指数讯时间:2025-07-26 23:10:15

导读

在过去的自主十几年

  在过去的自主十几年,汽车混动领域一直都是品牌丰田、本田两家独大,集中不夸张地说,入市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混动所有其他品牌都像是“旁观者”。但随着各国排放法规的市场生变日益严苛,还有全球碳中和发展趋势的格局不断推进,混动车开始流行起来。自主

  不过今天,品牌以往这种以丰田、集中本田独大的入市格局显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比亚迪的混动DM-i超级混动技术、长城汽车柠檬混动DHT、市场生变长安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等的格局推出,合资壁垒已然被突破。自主

混合动力突然火起来了?

  其实在节能减排方面,混动车型也是有一定贡献的,只不过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更迅猛,从而也让大家忽略了混动车型的存在。

  早在几年前,小编就看到身边很多朋友都在买混动汽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混动车型不仅可以上绿牌,而且还没有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对于长距离驾驶比纯电动汽车更有优势。

  后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混动车型行驶在路上,并且大多数都是自主品牌车型,随着自主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兴起,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力异常旺盛的新物种在崛起。

  为什么插电混动车型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呢?我们简要进行分析。

  首先,混动车型的优势更明显,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用车场景。由于混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比燃油车更好,而且还没有纯电动汽车充电等待的焦虑,同时还不用改变消费者原有的用车习惯,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41.4万辆,比上年增长了40%,除二、三月份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下降之外,其余的月份均保持了17%以上的增速。刚刚过去的11月份,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187.2%,销量增长表现十分明显,插电混动车型在国内市场迎来了爆发。

  其次,根据国家发布的汽车行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来看,2025、2030、2035三个阶段乘用车(含新能源)新车平均油耗分别要达到百公里4.6L、3.2L和2.0L,传统能源乘用车(不含新能源汽车)新车平均油耗分别要达到5.6L、4.8L和4.0L。

  最近,国家又提出了双碳目标,使实现这些目标的刚性要求将进一步增强,加上已经公布的“双积分”的强制要求,厂家不得不在混动方面发力。

  第三就是混动车型自身的优势。虽然纯电动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纯电动车目前在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等方面的痛点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仍然有不少顾虑。而在混动车型上这些问题就完全不存在,所以这也是混动车型自身的产品优势。

  我们从规划中注意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销量比例中达到50%,剩下的部分还是要靠使用内燃机的汽车来完成。而使用内燃机的汽车如何实现平均油耗目标,也只能是走混合动力这条路线了。

  不可否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燃油车依然会是汽车市场的主体,要想实现双谈目标,还是要靠混合动力汽车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油耗,未来燃油车实现全面混动也是发展趋势,如果按照这些因素来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自然也就火起来了。

“百家争鸣”的混动格局已成

  在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切换的过程中,推动混合动力车型成为能源切换的阶段性举措,而这个举措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比亚迪、长城、奇瑞、长安、吉利等分别发布了旗下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从这些车企发布的解决方案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混动格局已经形成。

  首先我们来看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区别于传统混动技术以发动机为中心的“油混动”路线,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选择了以电驱动为主的“电混动”路线。

  DM-i超级混动技术,是以大容量电池和高性能大功率电机为设计基础,依靠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在高效转速区发电,不需要全面兼顾高、低速性能,只需要在合适时机直接驱动车辆,通过改变传统混动技术以发动机为主的设计,从而大幅降低油耗,实现多用电、少用油,让汽油的使用率更高效。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在EV模式下,拥有静谧、平顺、零油耗等纯电动车所有的一切优点,在HEV串联模式城市工况下,99%都是以电机驱动行驶,驾驶体验无限接近纯电动车。所以从技术路线来看,相比于传统的混动技术,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在能耗和性能上都能够实现超越。

  长城汽车推出的是柠檬混动DHT系统,官方将该系统架构概括为“1-2-3”,即一套DHT高集成度油电混动系统、两种动力架构、三套动力总成。从工作原理来看,就是柠檬混动DHT技术在不同工况模式下会提供不同的车辆动力驱动方式。

  举例来说,当遇到拥堵路况时,车辆将会采用电机驱动;跑高速不堵车时,随着加大动力输出,电机和发动机共同参与车辆驱动,同时发动机也会为电机提供一定的动力。据悉该混动系统经过80项电机试验、37项总成试验、8大项整车试验、400循环耐久试验(等同于整车30万公里寿命)以及超过行业标准2倍的整车耐久验证,保证了柠檬混动DHT更稳定的技术品质。

  简单地说就是长城的柠檬混动DHT系统可以根据动力流的耦合模式,进行灵活的动力分配,让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始终保持在比较优秀的水平。

  而奇瑞也在此前的成都车展发布了全功能混动构型鲲鹏DHT,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单/双电机驱动、增程、并联、发动机直驱、单/双电机能量回收、行车/驻车充电等9种工作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

  此外,鲲鹏DHT在发动机直驱模式下可实现三级变速,覆盖更广泛的工作区间。目前比亚迪DM-i是单级变速,长城混动DHT是两级变速,奇瑞的三级变速做到了领先。当发动机动力的三挡变速,加上一台GM/TM电机和一台TM电机,可以尽可能无死角地覆盖各自优势的工作区间。三个动力源外加三挡变速,交叉组合之后就弄出了11个工作挡位,能适应高速、山路等各种不同路况,这就是鲲鹏DHT号称的“3挡9模11速“。

  奇瑞的这套鲲鹏DHT采用的思路应该这样理解,前面用双电机布局,通过DHT实现“电机+电机+发动机”的深度耦合,后面采用高集成的电驱后桥技术,尽可能放一个大电机来增加输出,整体表现也非常不错。

  最近长安汽车也发布了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官方将其称之为一套技术成熟、体验完善的全域智能油电双驱系统。所谓全域,其中涵盖了“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这也是蓝鲸iDD混动系统相较传统PHEV混动系统的优势所在。该系统主要涉及到四个部分,高性能蓝鲸发动机、高效率蓝鲸电驱变速器、超大容量PHEV电池以及智慧控制系统。

  这套动力系统的优势是适用于多款车型,发动机热效率可达到45%,传递效率也会高达97%,加速度、油耗和性能方面都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10月31日,吉利发布了雷神动力,并随后亮相了全新模块化混动平台雷神智擎Hi·X。雷神动力包含有两款混动专用发动机、两款混动专用变速箱,能够覆盖A0至C级不同大小的车型,以及HEV油电混动、PHEV插电混动和REEV增程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雷神智擎Hi·X下的DHE15(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其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32%,创造了当前世界量产混动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记录。要知道,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其所采用的骁云-插混专用1.5T发动机热效率是40%;而丰田凯美瑞混动车型所搭载的A25B/A25D发动机,热效率是41%,所以吉利的这台1.5T发动机在热效率上肯定会是一个很大的看点。

  再有就是雷神智擎Hi·X的另一大核心,全球首个量产的3挡混动变速器——DHTPro,简单来说,吉利的这台DHTPro的挡位更多,所以理论上加速会更顺畅,发动机处于高效工作区的机会也更多一些,从而带来更好的动力体验与更优秀的燃油经济性。

  从自主品牌推出的这些混动系统,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更比一个有竞争力,从理论上来讲与国外品牌可以相媲美,自主品牌在混动市场已经开始发力了。

一大波自主混动车型在路上

  自主品牌发布混动系统后,其产品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发布,相比国外品牌混动车型,自主品牌推出的混动产品更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国外品牌车型主要是基于国外路况进行开发,而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更适用于中国车多、拥堵的道路情况,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2021广州车展上,我们也看到混合动力车型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产品的必争之地,像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长安等都有新的混动产品发布亮相。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和深入,自主品牌的混动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推广期,一大波自主混动车型已经在路上了,明年混动车市场的竞争也会非常积累,自主品牌产品的入市,有望打破日系品牌在混动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

  首先来说说比亚迪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的车型,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在PLUSDM-i、宋PLUSDM-i(配置|询价)和唐DM-i(配置|询价)上。以新款宋PLUSDM-i为例,官方公布的亏电油耗为百公里4.4L,满电满油状态下续航里程达到了1090公里,百公里加速最快7.9秒,而在实际体验中还有更好的成绩。秦PLUSDM-i(配置|询价)的亏电油耗也可以达到百公里3.8L,满油满电续航1245公里。

  另外比亚迪除了现有的王朝系DM-i车型外,海洋网产品序列下军舰大系的首款PHEV车型驱逐舰05,比亚迪现有DM-i技术的集大成者,已经在广州车展首发。驱逐舰05搭载的DM-i超级混动系统,包括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定制化刀片电池,也是一款十分值得关注的新车。

  从DM到DM第二代技术,再发展出DM-i,历时十年不断摸索向前的比亚迪,在混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旗下车型的销量更是表现亮眼。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秦11月销量为30049辆,同比增466.2%,其中比亚迪秦PLUSDM-i贡献的最多,比亚迪宋PLUSDM-i也是市场最受欢迎的插电混动版车型。

  前有比亚迪,后有长城。长城WEY品牌的玛奇朵是首款搭载柠檬混动DHT技术的车型,推出HEV和PHEV两种动力架构,两者都拥有相当强的动力输出,其中HEV车型可以实现1100公里的超长续航和百公里4.7L的超低油耗,非常有诱惑力。

  长城汽车除了推出玛奇朵DHTPHEV外,还发布了拿铁DHT,这套系统的动力参数也相当亮眼,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5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为4.9L。另外长城汽车的明星车型哈弗H6也将会推出混动版车型,提供两种动力组合,1.5L/1.5T发动机匹配不同功率的电机,其中低功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40kW,高功率系统最大功率为180kW,在高功率动力组合下,这台H6混动版可以做到百公里7.5秒的成绩,比汽油版快了近2秒。

  还有奇瑞推出的瑞虎8PLUSPHEV,是奇瑞首款搭载鲲鹏DHT的混合动力车型,搭载前双电机+后单电机的四驱混动,通过独有的3档9模11速,百公里加速时间小于5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低于1L,拥有动力、油耗、平顺三方面表现,也是奇瑞全新的旗舰SUV车型。

  另外,长安首款搭载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UNI-KPHEV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布,新车搭载1.5T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蓝鲸iDD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电动机最大功率116马力,匹配蓝鲸三离合电驱变速箱,NEDC纯电续航里程130公里,系统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此外,新车NEDC综合油耗0.8L,匮电油耗百公里5L。

  最近,吉利汽车工厂也正式下线了星越L雷神Hi·X油电混动版,首搭雷神智擎Hi·X3挡混动电驱DHTPro和DHE15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3.32%,最大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达到225牛·米。可以实现不用充电可纯电行驶,又有长续航表现,不仅省油更省电,还拥有弹射起步功能,预计新车在12月下旬开售。

  按照吉利的规划,雷神智擎Hi·X将首先搭载在“中国星”车型上,未来三年将提供包括强混、长续航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在内的多种动力组合,长久来说的话,在吉利、领克等品牌的20余款车型上也都会使用这一套雷神智擎Hi·X系统。

  众多自主品牌混动车型集中入市,明年的混动汽车市场必然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消费者的选择也会更丰富。

总结

  大家都知道,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已经抓住了“换道超车”的先机,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拿出了优秀的作品,比国外品牌更有优势。如今来看,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将会是中国品牌车企的又一次新机遇,如何抓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契机,或许是破除丰田、本田的技术壁垒,实现品牌向上突破的一个重要机会,也是中国品牌车企赶超合资品牌的最佳时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品牌车企已经在混动市场快速追赶了。

(责编:刘丽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北部战区总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东莞市人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江阴市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邯郸市第一医院
潍坊呼吸病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
青海省人民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淄博市立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无锡市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安徽省胸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粤北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唐山工人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上一篇: 2024沪苏湖下铁站面地位正在哪

下一篇: 丙酮中灭线磷溶液标准物质:专业供应与精准检测解决方案